热线咨询电话:

0556-5025013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建设 >>  党建工作 详细内容

党的十八大报告解读

发布时间:2013-01-25 浏览次数: 次 字体:[ 大号 中号 小号 ]

新指标 收入翻番

解读

完全有能力实现目标

代表声音

将人均收入翻一番指标写入党代会报告,分量更重,彰显出今后我们更注重百姓生活幸福度

——十八大代表、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

这说明我们不是一味追求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而是下决心更加重视居民收入的提高

——十八大代表、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

这向外界传递出未来中国更加重视经济发展质量、更加注重改善百姓生活的重要信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

这两个翻一番指标和其他指标,构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的一个有机整体

——十八大代表、山东临沂市委书记张少军

权威解读

针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指标。这两个指标同步提出,重若千钧,内涵丰富,不仅引起与会代表热烈讨论,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翻一番”意味什么?

今后更注重百姓生活幸福度

“一个是经济总量指标,一个是人民生活指标,指标设定以2010年为基期,这两个指标的指导性、方向性更加鲜明,尤其是将人均收入翻一番指标写入党代会报告,分量更重,彰显出今后我们更注重百姓生活幸福度。”十八大代表、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准确把握本世纪头20年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提出的宏伟目标。目前距离2020年还有8年时间。胡鞍钢表示:“这两个目标的时间段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后10年,目前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这无疑更具现实意义和操作性,必将激发起我们奋进的力量。”

翻阅前十年的两次党代会报告,从十六大提出“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到十七大提出“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再到如今十八大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不难发现,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在不断发展、完善,目标更高,标准更严。

“翻一番”能否实现?

人均收入年增7%即可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称,从这两个翻一番的指标看,中国完全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这也充分考虑了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新格局,目标设定合理,“仅从速度上看,其实并不需要太快的年均增速。”李扬为记者算了一笔账:要实现两个翻一番的目标,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只要经济年均增速达到6.9%左右就可实现GDP翻一番目标,考虑到人口增长因素,要实现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对经济发展要求会更高一些,粗略测算GDP年均增速达到7.1%左右就可保障,而人均收入年均增速7%左右即可。

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看,十六大以来,年均经济增速超过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1%,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翻一番”如何实现?

着力点在于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值得指出的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的背景下,放在全球来看,中国未来如能保持7%左右的增速其实并不低,甚至在主要经济体中仍会保持“一枝独秀”的态势。而7%左右的居民收入增速,速度虽不高,但其着力点在于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十二五”规划中已将年均经济增速预期指标设定为7%,将城乡居民人均增长预期指标提升至7%以上。“事实上,这两个指标也已综合考虑‘十二五’规划安排,并互相吻合。”胡鞍钢说。

十八大报告在提出两个指标的同时,也将更多笔墨放在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方面,尤其是提出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这向外界传递出中国未来发展将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大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心。

新概念 生态产品

解读

清新空气清洁水源都是产品

代表声音

什么是“生态产品”?可能有不同概念、不同定义,我个人认为“生态产品”就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包括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宜人气候、舒适环境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

党的十八大报告集中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其中在提到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时强调,要“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这一表述新意十足,内涵丰富,引起会场内外广泛关注。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指出,“生态产品”是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概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核心理念。

杨伟民说,历经30多年快速发展,我们国家提供物质产品的生产能力大幅提高,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也在快速提高,但相对而言,提供生态产品特别是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实际上在减弱。

他指出,过去我们定义产品,都是从生产角度定义。把树砍了,是一种劳动,树变成了产品。但把树砍了以后,它提供清新空气的重要功能损失了,清新空气这种生态产品就没有了。

“说到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良好生态环境、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杨伟民说。

“生态产品”的概念让十八大代表、招商银行青岛分行营业部储蓄主管刘娟眼前一亮。“以前没有看到过这种表述,这一新提法反映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优质生态产品、优良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绿色食品,越来越多的城市人会在周末赶到郊区农村呼吸清新的空气。”

“一些重点水域出现水污染,部分城市灰霾天气增多,生态系统破坏带来的自然灾害频发,这些都敲响了保护自然的警钟,需要我们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理念。”十八大代表、长影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刘丽娟说。

“北京‘7·21’大雨后很多人在反思,如果我们的城市有更多空间留给水,留给森林,下了雨也不怕。”杨伟民说。

十八大代表、广西贺州市委书记彭晓春说,生态文明是一种更高形式的文明,要想为百姓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就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也是破解地方发展难题的出路所在。

新提法 :美丽中国

解读

这是对子孙对世界负责

代表声音

“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被写进十八大报告,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和自觉认知,是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合肥工业大学教授潘国泰

“我也说不出什么大道理,报告说要推进绿色发展,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我听了真的挺高兴。”谈到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全国党代会报告第一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刚刚走出人民大会堂的十八大代表、山西省右玉县杨千河乡南崔家窑村农民余晓兰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她的话,是许多十八大代表的共同感受。

“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深化了,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十八大代表、山西省忻州市委书记董洪运说。

“生态文明其实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十八大代表、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解释,可持续发展是不给后人留下遗憾,绿色发展是增加更多绿色投资,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

本版稿件均据新华社

copyright 安庆市公路工程处 技术支持:安徽省光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安庆市宜城路131号 电话:0556-5025013 传真:5025002 备案号:皖ICP备17025772号  皖公网安备 34080302000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