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成本管理思想认识,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企业上至领导层,下到基层工作人员,都应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牢固树立起“抓效益必须抓成本”的观念,把抓成本管理作为长期战略任务,把成本管理意识深入到每个人的内心,人人都积极主动参与成本管理工作,把成本管理落实到工作的每一处。此外,从整体和长远来看,提高工程质量与降低工程成本是统一的,施工企业首先应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大科技进步与提高工程质量的结合力度,规范质量管理工作。随后,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正确、及时地做好成本决策、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尽量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开支,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2.做好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
项目工程成本全过程控制主要有工程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和保修阶段的成本控制等,应采用各种现代化管理手段,减少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损失,降低项目的施工成本,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包括(1)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有利于降低成本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案和方法,科学组织和管理施工。(2)完善内部定额和内部承包责任制,降低人工费、机械使用费,严格材料采购、运输、收发、保管、使用等方面的工作,减少各环节的损耗的浪费,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3)降低质量成本,防止质量过剩,对施工企业而言,无论是质量不足或过剩,都会造成质量成本的增加,要科学选择产品质量,做好质量和成本的完美结合。
3.完善责权利相结合的目标责任成本管理体制
提高项目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成本意识的同时,还应制定配套的激励机制和奖罚政策,加强考核兑现的力度,确保经营决策的正常进行。在下达承包任务时,不仅将质量、工期、安全等控制指标写入任务书中,还要把成本控制指标也写入其中,于完成任务较好的项目部给予合同额一定百分比的奖励,相反,对于没有完成任务的项目部,应查明原因,并给予一定的处罚。工资资金与考核紧密相连,不仅可以在企业内部有效引入竞争机制,提高人员工作积极性,还有利于企业搜集、积累成本管理的资料,为企业以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4.运用先进、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
为了做好管理工作,完成成本管理任务,一方面,必须做好成本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如定额管理、原始记录及签证、施工现场的进出料的计量、施工技术等方面。另一方面,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如计算机网络,可以使单位内部及时传递成本计划的制定、实现的具体情况,投入和产出的动向等各种信息,大大提高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